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报告

疫情期间学院将组织线上学术报告活动《齐心抗疫|学术先行—物光院青年教师沙龙系列学术报告》,希望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与合作,丰富公司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为公司师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

活动安排:

报告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2022年1月5日15:00-16:30

高功率窄脉宽全固态飞秒激光技术

田文龙

基于光纤传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监测

孙浩

2022年1月7日15:00-16:30

“听见看不见”—高灵敏度光声检测技术

刘丽娴

电磁超材料的理论和应用

尹佳媛

2022年1月11日15:00-16:30

海面面元化电磁散射模型与应用

李金星

基于原子的量子计算

施小锋

2022年1月13日15:00-16:30

高功率光纤激光相干合成

廖家莉

Ultrafast image-bas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o measure size and shape of nanoparticles

Paul Yann Briard

腾讯会议:

ID:583-8910-3963

2022年1月5日

(一)报告题目:高功率窄脉宽全固态飞秒激光技术

报告人:田文龙,副教授

报告摘要:超快激光在近三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超快激光的各种参数被人们不断推向极限,开拓了各种前沿应用科学研究,包括粒子加速,阿秒产生等,另一方面超快激光也走出了实验室走向工业和日常生活,在精密加工,医疗手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告首先介绍了超快激光发展及其应用,然后聚焦高功率窄脉宽全固态飞秒激光技术,汇报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积累和最新进展。

报告人简介:田文龙,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功率、大能量飞秒激光产生技术,宽调谐非线性频率变换以及太赫兹脉冲产生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国光学工程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提名奖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在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Laser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获得授权8项。

(二)报告题目:基于光纤传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监测

报告人:孙浩

报告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执行太空探索任务的运载火箭和用于保家卫国的导弹武器的核心系统之一,目前世界主流固体火箭发动机均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其不仅要承受长期而复杂的疲劳载荷和意外冲击载荷的作用,而且还要承受严苛的外部环境因素的考验。发动机在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贮存等各个阶段均需要先进的传感技术手段实现结构安全监测、性能分析、缺陷诊断和寿命预估。光纤传感是一种无源、本质安全、易于组网的新型光学传感技术,本报告将介绍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内容,汇报课题组基于光纤传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监测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测量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供大家交流。

报告人简介:孙浩,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学传感与成像技术、光电探测器、红外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基础加强计划子课题、装备预研基金、先进动力专项子课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及科研院所横向课题12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2022年1月7日

(一)报告题目:“听见看不见”—高灵敏度光声检测技术

报告人:刘丽娴

报告摘要:光声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以检测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背景噪声低、样品无需前处理和实验系统简单等优势著称,已实现了多种痕量气体的高精度检测,受到了研究学者的普遍关注。光声光谱技术可应用于不易接近的危险区域或难以到达的不利地形或有毒有害的复杂环境中并实现非接触式在线检测。该技术依靠光声谐振增强目标气体信号,可提高气体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应用波长覆盖范围广的光源,可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系统核心结构——光声谐振腔易实现微小化。相比于光学探测器的灵敏度与探测带宽间的固有矛盾问题,光声检测方法采用声学探测器可适用于多种气体吸收波段的检测。故该方法可在复杂多变、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实现多种痕量气体的同时检测。

 

报告人简介:刘丽娴,bv伟德国际体育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精密光电仪器研制与测试工作,具体方向包括光声气体无损检测、激光光谱技术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Photoacoustics、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Optics Letters等杂志发表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陕西省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8项项目。并参与了科学仪器项目、863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

(二)报告题目:电磁超材料的理论和应用

报告人:尹佳媛

报告摘要:电磁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单元周期或非周期地排列而组成的人工电磁结构,可通过设计结构单元及其排布自由地控制电磁波,在雷达、通信、射频器件和天线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报告将介绍不同发展阶段的电磁超材料,包括第一代超材料:基于等效媒质参数超材料;第二代超材料: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第三代超材料:基于数字编码的信息超材料。本报告重点介绍三代超材料所带来的全新物理现象、新功能器件、以及新概念信息系统原型。

报告人简介:尹佳媛,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磁超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器件设计、电磁超表面设计及应用、基于超材料的天线设计等。

2022年1月11日

(一)报告题目:海面面元化电磁散射模型与应用

报告人:李金星

报告摘要:海场景电磁散射特性的理解在对海探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分辨能力的提升,传统的经验模型已经无法满足高分辨探测的需求。为此,课题组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系列面元化电磁散射模型,在海面散射特性分析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报告人简介:李金星,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海洋环境中目标电磁散射与雷达成像。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

(二)报告题目:基于原子的量子计算

报告人:施小锋

报告摘要:本报告先简介基于原子的量子计算,后介绍本人在该领域的创新工作。

报告人简介:施小锋,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2006年至201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于201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6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陕西省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在物理评论系列发表论文16篇,其中Editors’ Suggestion和Letter一篇。近年来主要研究基于原子的量子信息,曾应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邀请撰写该领域的主题综述。

2022年1月13日

(一)报告题目:高功率光纤激光相干合成

报告人:廖家莉

报告摘要:高光束质量(BQ)、高功率光纤激光在生物医学、工业加工和国防科技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由于非线性效应、热损伤及泵浦源亮度等因素的影响,单根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存在极限。基于相干合成的高能激光系统能够同时解决亮度和热管理两个难题,已经成为高能激光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报告首先介绍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然后介绍本课题组在相干合成系统中阵列排布和孔径填充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廖家莉,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硅基光电子器件、光学相控阵和激光相干合成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和军科委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二)报告题目:Ultrafast image-bas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o measure size and shape of nanoparticles

报告人:PaulYannBriard

报告摘要:Nanoparticles are studied for their thermal,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o on. To study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roperties, their size and shape need to be measured.We are developing and extending the ultrafast image-bas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UIDLS), a technique derived from conventional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he UIDLS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shape distributions of a sample of nanoparticles (which could be spherical or non-spherical) in a faster and less expensive way than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techniques.

In a UIDLS experiment, the nanoparticles are in Brownian motion in a solvent such as water. They are illuminated by a focused Gaussian beam and they scatter the light toward a camera.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pairs of pictures recorded by the camera at different times describe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light scattered by the nanoparticles, which depends on the size and the shape of the particles.

Our presentation will describe our work in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IDLS techniqu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UIDLS experiment, and how the translational and the rotational Brownian mot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are investigated to measu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ize and the shape of the nanoparticles.

报告人简介:Paul Yann Briard博士毕业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鲁昂分院(INSA de Rouen, France),博士期间师从广义米理论提出者之一Gerard Grehan教授,在其指导下共同提出了用于粒子群参数反演和探测的傅里叶干涉成像技术,期间深度参与欧盟联合项目“INTERREG Iva”低碳燃烧研究。博士毕业后先后在bv伟德国际体育和上海理工大学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工作,主持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2018年入职bv伟德国际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0年获批科技部外国青年人才计划项目,2021年获批陕西省外国专家服务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上一篇:Ray Theory of Waves:Fundamental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波的射线理论—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景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荧光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