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国际体育

前言:为落实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学院立足员工发展实际,以服务老员工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发挥榜样教育示范激励作用为主要手段,深化“一体化榜样教育”机制,现推出“名师访谈”和“物光达人”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学院各领域榜样团队和个人,宣传榜样事迹,积极营造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赶超榜样、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欢迎广大教师、同学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并不断丰富栏目内容。联系人:石柳,联系电话:029-81891617,邮箱:shiliu@xidian.edu.cn。

《名师访谈》第八期:韩香娥教授

■采访/茶茂盛 刘宇杰 图文编辑/操玉文

韩香娥,博士,bv伟德国际体育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韩香娥1983年bv伟德国际体育(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90年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法国鲁昂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教授任职资格,现为bv伟德国际体育光学和光通信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指导老师。韩香娥教授三十年来一直从事激光探测技术和电磁波传输散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曾参加二十多项省部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目标激光特性,小粒子粒度测量以及光电对抗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小粒子光散射和测试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作为主要成员五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作为第二完成人的“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获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包括十二.五预研项目、电子技术支撑项目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相控阵激光雷达技术,大气信道部分相干光通信性能理论和实验研究,激光大气|空间信道传输特性研究与仿真等,科研成果对于国防和民用技术具有技术支撑和应用价值。在phys.rev.e、appl.opt、opt.commun、j.opt.soc.am.a、j.q.s.r.t和光学学报等国内外光学领域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论文的引用率不断提高。

记者:韩老师,您好,能否先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

韩香娥:我83年毕业于西电的电科专业,那时属于技术物理系,后来改名光电子专业,2000年又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留校后,我先在基础部任教,后来又到电波研究室工作。大家知道,电波研究室的创始人是王一平老先生,他是中国电波传播领域的先驱,对中国电波传播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电波研究室在当时是物理系的重要支柱。王一平夫妇是我最早的导师,在我科研教学的起步阶段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我就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也一直学习深造,2000在法国鲁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说到留学,我还想提起一位员工——任先生,他是第一位海外校委会的会长,在西电国际化、与国外大学交流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是推动了西电和法国大学合作培养职工的工作,现在很火热“3+5”项目也得益于此。

记者:韩老师,刚才您提到留学,那您对留学持什么观点呢?

韩香娥:1996-2016国内留学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2000年是国内员工大批留学的开始。我的观点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员工走出国门、开阔眼界都是很有必要的。80年代国内与国际科研前沿的差距还很大,90年代这个差距就开始明显缩小了,这也得益于学习者的自由流动。另外,系统性学习很重要,留学期间要对自身有清楚的规划和科学的选择,才能避免盲目留学带来的问题。

记者:韩老师,请问您在科研路上有过什么难忘的经历?

韩香娥:搞科研,有乐趣,但绝非易事,难免会有挫折和困难。80、90年代搞科研,学术性比较强,科研项目少,经费也不多,搞科研与个人经济收入相关也很少,当时搞科研的老师们生活条件都不宽裕,也有一些教师选择离职。但更多的老师经受住了这种清苦,一咬牙就是很多年。王一平老先生一直鼓励大家潜心科研,用心科研、安心科研,我们的坚持和付出也换来了成果,97、98年得奖,也是对我们多年坚守的肯定。

记者:韩老师,您从教这么久,感觉现在公司的研究生整体如何?

韩香娥:现在的研究生,积极,上进,学习工作努力。总体上,个人素质,对学术的追求很值得肯定;学风好,能吃苦,与导师配合很不错。由于扩招,员工总体科研能力于之前相比一定差距,但只要愿意学,认真刻苦,就算慢一些,终究会成才。

记者:韩老师,您能提一些对我们本科教育的建议吗?

韩香娥:本科教育应该定制科学的培养计划,在毕业时能做到基础扎实,有持续学习能力,能够应对学术交叉的情况。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员工动手能力较差,在实践中缺乏思考。在这方面,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员工多多思考,提升动手能力,全面发展。

上一篇:【公司新闻】公司举行教学沙龙第三讲——工程教育认证简介

下一篇:【公司新闻】公司举办本学期第二场教学沙龙 吴振森主讲